
前言: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强调,民政兜底脱贫是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举措。面对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毕节市民政局以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精神和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决心,将民政兜底脱贫责任系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抽调业务骨干组建驻村工作组和脱贫攻坚专班,蹲点常驻黔西县观音洞镇深度贫困村新合村、新庆村和一类贫困村菜河村、黄泥村,吃在基层察民情、住在基层接地气、干在基层出成效,真帮真助真扶,以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深入实施民政兜底脱贫攻坚行动,谱写了脱贫攻坚的一页页辉煌篇章!
新思路:组建专班赴一线
2017年10月10日,黔西县观音洞镇迎来了一支特殊的 队伍 。这支队伍里全是民政业务的专家、骨干,但不是来检查民政工作的,而是走村入户、串门走访,问生活、问困难、问需求、问打算,就像走亲戚一样。当地乡亲们说,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嘘寒问暖的 队伍 。这支 队伍 就是毕节市民政局脱贫攻坚专班。
黔西县观音洞镇是市民政局结对帮扶点,按惯例,帮扶单位只要明确 4321 结对帮扶任务,开展好走访慰问、制定好帮扶措施、解决好具体困难就可以了。但由于结对帮扶时间上不够连贯、措施上不够持续,结对帮扶效果不够明显。为加大帮扶力度,真真正正帮群众、干实事、出实效,市民政局创新思路、主动出击,推动阵地迁移、重心下沉,由局党组书记、局长熊灿平亲自挂帅,组建了脱贫攻坚专班。并于10月10日,由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李敏带队奔赴观音洞镇,开始了这支 队伍 的特殊 征程 。
专班到达脱贫攻坚帮扶点后,便第一时间听取了观音洞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介绍,听取了四个帮扶村汇报脱贫攻坚 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五通四有 等情况。次日,在白天对四个帮扶村的详细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后,李敏立即组织脱贫攻坚工作专班、驻村干部连夜召开部署会,理清当前工作思路和明确下一步工作计划。李敏语重心长地向大家说到,脱贫攻坚战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苦仗,大家要迅速进入角色,迅速适应驻村工作环境,充分发扬民政干部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的精神,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向群众兑现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的庄严承诺。
真功夫:全面走访不遗漏
你们民政干部比乡镇干部、村干部都还要苦得! 当地老百姓经常竖起大拇指对走访的民政干部说。
因正值秋收时节,为不耽搁村民白天劳作,10月16日晚,在李敏的带领下,脱贫攻坚驻村工作专班,冒着细雨,打着手电筒,徒步翻山越岭,来到菜河村最偏远的一户留守儿童家里开展夜访。 小朋友你好!你们在写作业吗 李敏向他们热情地打着招呼。随后翻看作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打开锅盖查看他们的饭菜情况,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监护情况,并一再嘱咐监护人员要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
工作队随后又走访了新庆村二组、三组部分重点贫困户,详细深入地去了解精准扶贫户生产生活情况,掌握帮扶对象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每到一户,专班人员都会和扶贫户拉家常,摆 龙门阵 ,不断拉近干群距离,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帮助困难户树立攻坚脱贫的信心和决心。至此以后,这四个村最边远的组、最边远的人户家中,常常出现市民政局的领导及专班人员的身影。
在脱贫攻坚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必须全面走访、深入走访、扎实走访,帮助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这是李敏对专班人员提到最多的一句话。
用真情:深入宣讲聚民心
脱贫要用心,帮扶要用情!帮扶村的脱贫还存在群众政策知晓率不高,部分兜底政策落实不够、走访对象单一、解决难题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 2017年10月24日晚上七点,彭晓刚梳理汇总完一天工作情况后,立即组织全体脱贫攻坚工作专班人员开展民政惠民政策大讲习,并要求大家一定要用足用活民政惠民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彭晓刚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实用、针对性强、受益匪浅,对脱贫攻坚更加有信心和底气了。
彭晓刚是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市社会救助局局长,兼任市民政局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副班长。他始终坚持 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的工作思路,践行 用心用情用力,上心上手上阵 的工作理念。在他的带领下,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坚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白天走访群众摸民情,晚上集思广益理思路,找准民政部门 兜底保障一批 关键环节,厘清驻村帮扶思路。结合大量的脱贫攻坚工作调研,彭晓刚带领工作专班通过开展集中宣讲、板凳会、院坝会等方式加大对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有关政策、民政兜底政策的宣讲力度。并不断拓宽走访范围,做到访全、访细、访实。通过 大宣传 、 大走访 ,不仅汇聚了民心、集中了民智、凝聚了民力。
勇担当:脱贫战场花木兰
2017年11月初,由于工作需要,副调研员赵毅受局党组委托担任黔西县观音洞镇脱贫攻坚专班责任班长。作为一名已年过五旬的女同志,面对即将与众多年轻人一道吃住在贫困村、帮扶在贫困村的现实,她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胆怯和畏难情绪,来不及跟家中的老母亲和爱人告别,收拾好行囊、脱下漂亮优雅的外套与高跟鞋、换上冲锋衣和运动鞋后,像个小伙子一样跟随大家一起挤进狭窄的面包车,踏上了助推脱贫攻坚的征程。
在大家心中,赵毅性格直率,干事泼辣,是领导更像兄长,有她在,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大家都会信心十足,大家私底下称他是脱贫战场上的花木兰。她把乐观和坚强的一面留给了大家,却把病痛和殚精竭虑留给了自己。已经记不清多少个深夜,忙碌了一天的专班人员大多已熄灯就寝,她房内的灯光却一直亮着,忙碌的身影一直没停过。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加之劳心劳力,这铁打一般的身躯也开始不堪重负,没多久,感冒、浑身乏力、双眼严重充血等问题便找上了她,人员们十分担心她,多次劝她请假休息时,都被她一一婉拒。
走访贫困户家庭时,无论山路多么崎岖难行,她都不要任何人搀扶,小姑娘小伙子们能到的地方她一处不落的带头去,衣服被刮烂了回去补一补、鞋子被泥水浸脏了回去刷一刷、双脚被磨出了血泡到村卫生室用碘伏随便擦一擦......
讲奉献:困难群众胜亲人
刚回老家举办完婚礼,王昌荣便毅然决然回到黔西县观音洞镇,继续投入专班的驻村帮扶工作中。他对妻子说到: 我们现在这个小家很幸福,但是我也希望那些贫困家庭能够更快的过上小康生活! 归队第二天一大早,王昌荣便奔赴黄泥村,一门心思扎进帮扶工作当中,不敢耽搁一分一秒,迅速走访摸清镇情、村情、民情,寻找致贫原因,精准实施帮扶对策,忙着发动群众进行土地翻犁和卫生清理,调整种植结构,大量种植蔬菜,一心想着如何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到贫困户家中多串一次门,便对贫困群众多增加一份情。在贫困村中有多少脚印,心中便会有多少百姓! 这是王昌荣的驻村帮扶格言。
陈才籍贯湖北恩施,自2012年到毕节市民政局工作后,就把毕节当成自己的家乡,兢兢业业,扎实工作,甘于奉献,是大家眼中的优秀青年干部。虽然孩子刚上幼儿园,身边无其他亲人,如参加驻村帮扶,将无暇照顾孩子。但在成立专班之初,陈才便主动请缨,申请加入到专班工作。 哪个都有家,不能因为家,缺席脱贫攻坚!作为一名民政人,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能没有我 这是陈才经常讲的话。
余翔自参加驻村帮扶以来,忘我工作,废寝忘食,一心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但却得知一条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 妻子被确诊为乳腺癌,住进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帮扶工作时间紧迫,妻子住院无人照顾,余翔虽故作镇定却难以掩饰内心的焦虑。领导知晓此事后,已同意批准陪护假,并且表示可以进行人员调整,让余翔安心照顾妻子进行治疗。但余翔只请了一个周的假,第二周便提早归队。余翔给大家说,自己比较熟悉专班工作,脱贫攻坚任务严峻,国家和局党组都高度重视,不能因为个人的事拖了帮扶工作的后腿。妻子已经安排家人看护,专班也不需要调整人员,可以继续坚守岗位。
贴民心:小小书记解民忧
张书记,谢谢你们,我终于可以入住新房子了! 当新合村第一书记张奎和村支书黄正康组织验收完五组村民赵德有的新建房屋时,赵德有高兴地说。
原来,张奎在走访低保户赵德有家时,发现其住房为土坯房,部分墙体开裂,房屋漏水,存在严重安全隐患。59岁的赵德有至今无婚育,独居,是低保对象,主要以低保金和种庄稼维持生活,无力重建住房。赵德有愁眉苦脸地说: 早就想修房子了,但没有钱,找亲朋好友借不到,去银行又贷不了款,就算借到了钱也无法还 。获知此情况后,张奎及时与村 两委 协商,并到镇危改办帮助其申请危改资金35000元,帮助赵德有选址重建住房,并多次到他家中走访,了解工程进度和生活生产情况。
赵德有搬入新居时,张奎亲自到场祝贺。赵德有满脸洋溢着喜悦和幸福,一个劲的向张奎说到: 张书记,实在太感谢了你了,我要感谢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
齐发力:打通悬崖致富路
菜河村龚家寨位于菜河村最边远的大山深处,第一书记李东第一次去走访的时候,真的感受到了壁立千仞,山间小路沿山壁陡峭而下,脚下一滑便会掉下山崖。
没有通公路,全寨人每年买肥料、买饲料都要请人一起背,喂了一年的猪也要花钱请几个人用上一整天的时间才赶的出去,更别说拉砖建房了,谁家姑娘看到这破旧的房子还愿意嫁过来嘛! 龚家寨寨民在此居住了上百年,出门办事,上街赶集都只能沿着山腰的羊肠小道而行,就算是养一头猪都很难送出寨子。因为不通路,村里的小伙儿连娶媳妇都成了一个难题。
因为路的问题,寨民们十分发愁。由于交通部门目前实施的通路项目必须要先有通组毛路才能进行硬化,因此村呈报镇,镇上报县的通路项目多次无果。回到村委会后,龚家寨的通路问题一直缠绕在李东的心里。李东心想,越是有困难,越要迎难而上。于是连夜整理好汇报材料,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市局找到领导专题汇报。市局高度重视,通过现场调研和会议研究,决定调剂4万元工作经费,帮助打通通往龚家寨毛路。
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由乡镇政府主导,村委会动员,群众参与投工投劳,毛路于2017年初正式启动开挖,于2017年6月份全面打通,并于10月份开始浇灌水泥硬化,终于在11月底全面贯通。寨民个个喜笑颜开、弹冠相庆, 没有市民政局的大力帮扶,我们全村哪能这么轻松的走出大山呀!
自从路修通以后,全寨人每年买肥料、买饲料都可以用车运进来,年猪也能轻松卖出去了,还能卖个好价钱。目前已有三户建起了新房,有两户也正筹备着运输材料盖新房。 新路通了,新房建起了,条件也好起来了,儿子也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了! 寨民们满脸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讲政治:舍弃小家顾大家
他们放弃了陪伴亲人, 舍弃 了家庭,甚至是刚刚出生的亲骨肉,只为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为了当初的承诺和群众的期许。
张奎的长子6岁,驻村以来,怀有身孕的妻子要上班,孩子只能送到老家读幼儿园,由60多岁的父母每天走三公里的路接送。今年6月17日,妻子临产当日,张奎才赶往医院。6月21日,孩子刚出生4天,张奎便立刻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 他说: 我愧对家人,没有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但家人们都很理解我的工作,组织也信任我,派我参与脱贫攻坚,纵使舍小家,也一定要顾大家 。
一个周末的晚上,李东的妻子打来电话,说自己也要派到乡镇驻村帮扶,孩子正读初二,马上进入初三,正是读书的关键时刻却无法照顾,不知何去何从。李东告诉妻子,现在也正是黔西县脱贫摘帽的关键时期,只能顾全大局,先克服自身困难了,至于孩子就只能靠他自己了
罗鹏是新庆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有时一个月也没回过一次家。今年6月30日,正在村里走访农户的罗鹏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告诉他妻子即将临盆,已经住进医院了。他再三跟村支两委人员就工作进行叮嘱后赶到医院。在孩子出生后的第四天,刚办理完出院手续,他便告诉妻子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组即将到村里进行验收,他放心不下村里的事情,想要回去和村支两委一起做好迎检准备,毕竟大家已经奋战了这么久,不想在最后关头出现差错。7月4日,安顿好家人之后,罗鹏便马不停蹄的奔赴 战场
后记:毕节市民政局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和 第一民生工程 来抓,只争朝夕、苦干实干,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绩。市民政局被省委政府表彰为 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毕节市民政兜底脱贫工作在全省民政兜底脱贫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李敏同志先后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书记、全市及市直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张奎同志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市社会救助局城市工作科科长王顺义荣获市直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市民政局干部职工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协调和投入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为贫困群众干了一大批好事实事。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他们敢走最崎岖的山路,敢啃最难啃的 硬骨头 ,不仅与当地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让人温暖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的理念,激励着全市民政干部不忘初心、感恩奋进,卯劲发力、尽锐出战,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到全市打赢攻坚战、建设示范区的伟大征程中。